控制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5210
一、学科简介
环球体育“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起源于1921 年成立的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本学科于1963年开设本科专业,1981 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5年获准建设“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5人,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长江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近5年授予博士学位77人、硕士学位114人,为科研院校、国家重点企业和部队输送大批技术骨干。
二、培养目标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1. 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技能,具备一定的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
3. 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4. 可胜任本领域的相关的工作。。
三、培养方式与学制
1、学习方式
1、在职非脱产的学习方式。
2、实行双导师负责制(一名校内导师,一名企业或工程实践部门导师)。
2、学制:基本学制3年。
3、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 总学分 |
课程类别 |
专业 实践 |
专题讲座 |
开题 报告 |
中期考核 |
学位 论文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74 |
25 |
10 |
6 |
9 |
11 |
6 |
1 |
1 |
30 |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课 程 类 别 |
公 共 基 础 课 |
1600001M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全年 |
考试 |
必修 |
1600002M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全年 |
考试 |
必修 |
1600004M |
基础英语 |
3 |
48 |
全年 |
考试 |
必修 |
1600005M |
研究生创新课程 |
1 |
16 |
全年 |
考核 |
选修 |
1600006M |
研究生创业课程 |
1 |
16 |
全年 |
考核 |
选修 |
1800008M |
工程伦理 |
1 |
16 |
全年 |
考核 |
必修 |
B1600000M |
工程数学 |
3 |
48 |
全年 |
考试 |
必修 |
专 业 基 础 课 |
C1709001 M |
专业英语(必修) |
3 |
48 |
秋 |
考试 |
必修 ≥6 学分 |
C1709002 M |
线性系统理论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03 M |
计算机控制理论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04 M |
智能控制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06 M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48 |
秋 |
考试 |
专 业 选 修 课 |
C1709007 M |
工程设计 |
3 |
48 |
春 |
考试 |
选修 ≥9 学分 |
C1709008 M |
智能信息处理 |
3 |
48 |
春 |
考试 |
C1709009M |
高级过程控制 |
3 |
48 |
春 |
考试 |
C1709010M |
系统工程 |
3 |
48 |
春 |
考试 |
C1709011M |
嵌入式系统 |
3 |
48 |
春 |
考试 |
C1709012M |
计算机实时控制系统 |
3 |
48 |
春 |
考试 |
C1709013M |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
3 |
48 |
春 |
考试 |
C1709014M |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 |
3 |
48 |
春 |
考试 |
C1709015M |
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 |
3 |
48 |
春 |
考试 |
C1709016M |
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
3 |
48 |
春 |
考试 |
C1709017M |
大数据系统与工程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18 M |
机器人控制工程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19M |
计算机视觉与工程应用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20 M |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21 M |
现代检测与传感技术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22 M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23 M |
自适应控制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24 M |
电机控制系统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25 M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
3 |
48 |
秋 |
考试 |
C1709026 M |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
3 |
48 |
秋 |
考试 |
|
其 他 环 节 |
/ |
专业课程实践 |
4 |
/ |
全年 |
报告 |
必修 |
/ |
开题报告 |
1 |
/ |
全年 |
报告 |
/ |
专业课题实践 |
7 |
/ |
全年 |
报告 |
/ |
中期检查 |
1 |
/ |
全年 |
报告 |
/ |
专题讲座 |
6 |
/ |
全年 |
报告 |
/ |
学位论文 |
32 |
/ |
全年 |
论文 |
五、必修环节及要求
1、专业实践(11分)
专业实践由专业课程实践(4学分)和专业课题实践(7学分)组成。
专业课程实践要求结合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实践可以是与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仿真分析报告、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报告等,由校内导师和学生共同决定。专业课程实践需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前完成,学生需在开题报告会上向评审小组汇报实践总结,并提交专业课程实践报告一份。
专业课题实践要求结合研究方向,由校内外导师和学生共同决定专业课题实践的具体内容,应与企业紧密结合,可以采取直接赴企业实习和参与导师工程应用型课题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专业课题实践可与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同时进行,学生可在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会上向考核小组汇报校外专业课题实践成果。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时间需保证6个月以上,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专业课题实践活动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撰写实践总结报告或方案设计报告。实践总结报告应不少于1 万字,应有明确的企业背景, 包括企业基本概况,企业生产与技术水平,材料应用与加工技术等。方案设计报告应包括需求分析(背景及意义),方案设计,仿真验证,具体实现等内容。
2、开题报告(1学分)
开题报告的选题必须符合领域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特点,研究生必须调研、查阅中外文献,了解本领域或本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主要参考文献等。
开题报告评审由院(系)组织公开进行(保密论文除外),评审小组成员3~5人,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应填写《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以归档备查,并记1学分。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公开报告会举行后一个月内对评审意见提交书面答复报告。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由评审小组做出终止培养或允许重新开题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报学院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应在3个月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
开题报告时间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3、中期考核(1学分)
在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院(系)组织考核小组,公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保密论文除外)。中期检查的时间为距离答辩一般不少于半年。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综合能力、课程学习完成情况、校内外集中实践、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中期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并记1学分。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不通过者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专题讲座(6学分)
至少参加5次讲座或者1次国际会议(学术论文被录用),需提交1份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不少于3000字。
六、学位论文(32学分)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哂邢冉、实用性。
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具体形式以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为依据。
1、以应用基础研究形式提交学位论文时,论文撰写必须在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应广泛并针对性地吸收国内外关于所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
论文撰写应符合《环球体育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论文字数一般为2万字以上。
2、以设计形式提交学位论文时,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标准及各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撰写规范。
申请学位时不要求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名: 日期:
学院公章